不同于一般的网络热词,“供给侧改革”已被庙堂、江湖、学界等各方赋予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使命。
显然,面对这个命题,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制度重建。近三千家上市公司数万亿存货积压棘手,如何稳妥淘汰其中的落后产能。监管层还需琢磨垃圾股如何有序退出,在股市清理僵尸企业。同时,推进注册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借助IPO真正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不我待。
资源配置下的资本如何帮助企业从生产端入手,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供给侧改革本质上是通过过剩产业去产能,调整经济结构,重新配置资源。即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是倾向于结构性的,而不是像过往,以调整总量为主。
“供给侧改革”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词。
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的深刻含义,“供给侧改革”对资本市场改革以及资产配置会产生哪些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博士。
21世纪:宏观经济可从需求方面调控,也可以从供给方面调控。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林采宜:通常而言,宏观经济遇到周期衰退时,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这时候,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扩张,是宏观经济逆周期的主要调节手段。而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结构失衡,即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动力,短期在需求,长期在供给,所以,调整供给本质上是解决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
21世纪:供给侧改革反映的政策信号,与以往有何不同?为何会在此时出现?
林采宜:供给侧改革本质上是通过过剩产业去产能,调整经济结构,重新配置资源。即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是倾向于结构性的,而不是像过往,以调整总量为主。
21世纪:淘汰过剩产能和减税等政策建议,其实在过去几年并不鲜见,此次最新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思路能否打破困局?您理解的供给侧改革应包括哪些内容?
林采宜:过去几年政策建议很多,但政策实施基本不到位,光打雷,不下雨,这次能不能打破困局?还是看政策的落地情况。所谓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回事,不是什么新内容。中国制度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蓝图里包括了供给侧改革的全部内容。
21世纪: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措施是怎样的关系?
林采宜:首先,要实施新股发行注册制。为创业、创新企业彻底打开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资本在利益的导向下,会自然选择最优配置。摒弃过剩产业,流向新兴产业,其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仅要大力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而且要鼓励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选择。此外,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创造私募债券流通平台,为企业的融资创造多元渠道。
21世纪:有观点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整功能已式微,这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资金面将收紧?
林采宜:供给侧改革的确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再是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工具,但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的资金面收紧,资金,只是从二级市场的短线炒作转到一级市场的长期融资。
21世纪:供给侧改革对资产配置方向有何影响?您的建议如何?
林采宜:资本应该尽快逃离过剩的传统产业,转向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转换资产配置结构。(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