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高端纺织产业专题!
位置:高端纺织>>资讯>>政策>>内容阅读
供给侧改革的“前因后措”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1季度的12.2%降至今年3季度的6.9%,已经连续22个季度减速了。由此引发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物价持续低迷、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压力增大、银行不良贷款骤增等问题越来越明显。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看,传统的刺激手段难以持续:

  我国连续出现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必须得到有效治理;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近4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所需水平;大量政府投资的“铁公基”项目利用率很低,日常营运都非常困难;地方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无力承担更多的投资任务。

  普通百姓的境外消费呈快速增长之势: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4年中国公民的境外消费高达1万亿美元,今年“双十一”,一些国外知名卖场开场一个小时就突破1000万元。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是供给质量不高。

  那么,国内供给与国外供给的差距在哪里?

  商品价格内高外低。近两年来,国人海外“扫货”对象从高端奢侈品转向生活必需品,境外的刀具、锅铲、洗衣粉、纸巾、保鲜盒、儿童玩具等都是中国游客购物的首选。虽然海外购会增加运输成本,但其价格仍然只有国内价格的70%-80%,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产品质量外好内差。除了价格差,吸引人们海外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质量。当国内奶粉厂家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几乎全军覆没时,采购境外奶粉就成了国内家长的共同选择。过去是香港这样的中转地区的奶粉被抢购、限购,现在连澳大利亚这样的原产国的奶粉也被抢购、限购。无假货,质量好,成了大家更为看重的方面。

  国内商品难见著名品牌。随着国内高收入群体的兴起和扩大,对名牌商品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也不断增强。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一大批服装、鞋、包、手表、化妆品等生活领域中的国际品牌成了“新消费群体”的首选。

  国产商品的技术含量低于进口商品。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出口国,但汽车、电子等行业使用的高端钢带仍需进口。国外品牌的电脑、汽车、机器设备、相机、手机有多达上百项专利。很多日常消费品国外厂商都建立了长长的研发链,不断推出性能更优、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而国内的相关产业基本上总是处于跟踪、模仿的水平上。

  由于以上差距的存在,我国经济一方面处于供给过剩,大量产品卖不出去,大打价格战。另一方面,消费者到国外大量采购日常消费品,形成汹涌的海购潮。

  为了增加新供给,创造并满足新消费,新的改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首先是减税。由于我国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表面上企业是纳税人,实际所有的税都加在商品价格中,消费者是最终的税负承担者。只有减税才能使商品价格降下来。

  其次是行政体制改革。这两年,一方面中央在推进减税,另一方面地方通过纳税检查、预缴税,使企业的实际税负不断上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庞大的行政运营成本。只有加速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才能化解这一矛盾。

  第三是加强监管。由于监管不力,国内消费品市场充斥着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大量存在,只比价格不比质量的现象使企业无意于提升质量。只有加强监管,消灭市场中的害群之马,才能真正提升产品质量。

  第四是保护知识产权。过去虽然总提“鼓励创新”,但在实践中,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对“山寨”引以为豪,使全社会形成了不重创新重模仿的风气。只有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使我国的制造业走出“只大不强”的怪圈。

  第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恒产者有恒心,坚定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走民进国退之路。从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看,不仅所谓的“涉及国家安全”不需要国有企业,甚至连“公共服务”都可以民营化。(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A03)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