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上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达到了3.6%,很多人预计亚洲地区的工厂将再度忙碌起来。
但今年亚洲的出口引擎未能开到最大马力。虽然西方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开始回升,但除日本以外亚洲地区的出口规模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了3%。
中国、韩国、台湾等地的制造业调查显示,今年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地区制造业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而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数据反映的美国经济活动回暖,迄今尚未传导至亚洲的生产线上,这项数据过往一直是预测亚洲出口增长的有效指标。
汇丰银行(HSBC)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 Neumann)表示:“按照某些标准来看,美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欧洲也已从经济衰退中走了出来,但亚洲的出口反弹在哪里?如果是在几年以前,亚洲出口应该会更快地回暖。”
这一矛盾的经济数据暗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者和最主要生产中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长期性的转变。近年来,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间的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同时,曾经由消费主导的美国经济增长现已转变为部分由更廉价的能源驱动。
范力民指出:“我认为这些大趋势不会很快逆转,其变化周期可能长达几十年。”
汇丰银行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美国在亚洲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已缩减了二分之一,从占亚洲GDP的10%降至5%。
相反亚洲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规模日益上升,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本地消费。自2007年1月以来,中国向美国以及欧元区的月度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58%和74%,但同期中国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量增长了142%。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目前还在采取措施平衡国内经济结构,从依赖外部需求,转向更加依赖国内消费驱动经济增长。
有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已不再是严重依赖进口的消费和房地产业,其经济结构中对亚洲小商品的依赖度也显著降低。尽管能源革命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率上升,但其对亚洲出口订单的直接影响不大,而是有助于降低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成本投入。与之相比,亚洲北部国家的工厂运转仍严重依赖能源进口。
也有观点认为,亚洲国家货币汇率的走强以及本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的影响,已侵蚀了该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促使外资企业将工厂迁回本土,或至少选择布局在离消费终端更近的地区。2009年以来,韩元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超过了20%,而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也升值了约12%。相比之下,墨西哥比索兑美元汇率仅升至了4%。
影响贸易格局变化的另一因素在于,亚洲以外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需求上升,其中不少国家今年大宗商品需求萎缩,经济增长显著放缓。
摩根大通(JP Morgan)亚洲新兴经济体研究主管贾汉吉尔•阿齐兹(Jahangir Aziz)表示:“自2010年以来,驱动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微弱增长的真正动力来自于亚洲地区以外的新兴经济体——如果确实有所增长的话。G3国家(即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亚洲出口中所占比重显著下滑。”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r)则不认同这种悲观观点。他认为,欧洲进口需求减弱是亚洲出口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而最新经济数据表明,欧洲的需求即将复苏。虽然外资企业回迁、美国能源成本下降以及亚洲货币升值可能会逐渐消解亚洲现行的出口模式,但亚洲作为全球电子生产中心的地位仍然“非常稳固”——电子产品是亚洲出口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斯宾塞说:“如果你想为圣诞节购买iPad,它们肯定产自中国。”但就中期而言,亚洲出口如果想要重现过去二十年来的高速增长,则更多地需要在中国、印度以及非洲等地区开辟新市场。
斯宾塞表示:“亚洲在生产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欧洲以及美国民众手中的绝大部分商品都产自亚洲。今后我们不太可能看到亚洲对欧美的出口延续同样的增速。未来真正的增长很可能来自新兴市场。”(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