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裤童鞋、无顶童帽、衣身一体形围嘴……
这些过去的小孩儿们的服饰品,都可以在辽宁省博物馆新推出的展览上看到了。
6月1日,“锦绣春晖——馆藏儿童服饰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启幕。
这是辽宁省博物馆首次举办民俗类儿童服饰品展览。展览主要展出了清朝末期至1949年前儿童服饰,它们造型可爱、色彩鲜艳,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展览也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那段岁月里,孩子们非常有特点的服饰品。
6月1日,“锦绣春晖——馆藏儿童服饰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启幕。多款连裤童鞋与观众见面。
无顶童帽
婴儿出生前 母亲设计并缝制衣裳
该展览策展人、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馆员袁芳介绍,辽宁省博物馆近年征集了两批近代民间刺绣品丰富馆藏,一批是来自昆明收藏家之手,是以古城建水为中心的云南地区汉族民间绣品。另一批源于沈阳的收藏家,是东北地区的民间绣品。本次展出的儿童衣服、帽子、鞋、围嘴、肚兜等刺绣品就来源于这两批藏品。展览展出文物120件/套,其中102件/套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展期为3个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在婴儿出生前,母亲便开始为其缝制衣裳,一针一线凝聚了浓厚的情感。母亲既是儿童衣裳的制作者,也是设计者。以针线代笔墨,图案作寄托,常用“龙凤呈祥”“蝶恋花”等有美好寓意的纹样装饰衣裳,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切期许。并给孩子佩戴长命锁,以祈求其健康成长。记者进入展厅,不仅看到了儿童衣服、帽子等儿童服饰,也看到了清代麒麟纹儿童银锁。
连裤童鞋的使用源于方便穿脱
不过在众多的儿童服饰中,让记者觉得最特别的,要数连裤童鞋了。近代缎地贴绣卷云纹连裤童鞋、近代缎地刺绣花卉连裤童鞋,都是裤子下方直接连着鞋子的设计。
古人一般着装为“上衣下裳”,儿童也不例外,唐朝起受胡风影响,裤子在汉地流行。古代儿童的裤子包括:长裤、短裤、开裆裤等。近代衍生出背带裤,并配以鞋,适用于身体塑形未完成的儿童。背带可防止裤子脱落,腰部不须系腰带,对儿童身体发育没有影响。
袁芳告诉记者,这件近代缎地贴绣卷云纹连裤童鞋,鞋面用贴绣卷云纹装饰,卷云是汉族传统纹样之一,源自青铜器纹饰,通过线条、面积、粗细、疏密、虚实等变化,组成各种卷云纹形式,寓意步步高升、吉祥如意。
展出的近代缎地刺绣花卉连裤童鞋,它裤腿宽松,利于活动,背带用于固定,方便穿脱,鞋部用刺绣花卉装饰,色彩艳丽,做工精巧。
夏季戴无顶童帽
保健和装饰双功能
同时,记者还在展览上看到多款有特色的童帽,比如无顶童帽、风帽、虎头帽。
无顶童帽是中国传统儿童服饰品之一,历史悠久,近代广泛流行。“儿童有夏季佩戴童帽的习惯,传统医学认为婴儿刚出生时囟门尚未闭合,需注重保护。幼儿四季佩戴帽子,来保护前额和太阳穴。天气炎热时佩戴无顶帽,避免生病。同时,也起到了装饰功能。”袁芳介绍,在本次展览中就可以欣赏到近代蓝缎绸地刺绣花卉纹无顶童帽,它质地为绸缎,以刺绣花卉图案,贴金绣装饰。
展览上,还可以看到近代红缎地刺绣花蝶纹毛边童风帽,它配件毛边装饰,适用于寒冷季节。前部缝沿用刺绣花卉纹和蝴蝶相搭扣装饰。帽身用刺绣花蝶纹和流苏装饰。绣工精巧,色彩艳丽,应为富贵人家儿童佩戴。
据介绍,风帽最早出现于汉代,明清时期流行于民间。造型像观音头上的装饰物,又名观音兜。风帽里面可加棉或动物皮毛来防寒保温。儿童佩戴风帽除了审美需求以外,也有利于儿童在寒冷季节保暖。
展览上还可以看到多款做工精巧的虎头帽。婴儿戴虎头帽的传统,现在仍十分流行,而婴儿佩戴“虎头帽”的形象可追溯至唐代的壁画中,据学者考证,虎头帽是模仿佛教汇总护法天王头戴虎头帽的形象,用来镇邪祛恶,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长。
衣身一体形围嘴是围兜前身
围嘴又称围涎,是幼儿必备的服饰品之一,其功能可防止口水弄脏衣服,是非常实用的儿童服饰品。最早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可看到其图像,流行于晚清至1949年前。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色彩鲜艳、款式多样,有几何形、植物形、器物形等。体现了当时民间艺术的风格,反映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对生命延续的期盼。
近代贴绣石榴形围嘴,运用了仿生设计的手法,以石榴本身形状为基本型,将石榴的叶片和果实元素进行提炼处理,抽象变现了石榴造型,巧妙利用中心圆心开口,便于佩戴。石榴在民间寓意着“多子”,用此图案作儿童围嘴,以祈求子嗣众多。
近代绿缎地刺绣花卉纹围嘴为衣身一体形围嘴,前身用刺绣花卉图案装饰。结构上保留了围嘴的整体造型,增加前身的面积,是围嘴加肚兜的组合,扩大了使用范围。衣身一体形状围嘴是现代儿童所用围兜的前身。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