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科技快速迭代,数据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纺织服装产业正在通过开展技术、消费、供给、平台等多维度的数字化创新,打破产业价值增长的既有模式与边界。
数字服务平台推动产业融合创新
东莞虎门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产业历史与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近年来虎门加快了以数字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涌现出一批纺织服装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
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从企业到产业到集群的深度演进,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与虎门镇人民政府围绕共同建立“虎门服装产业数字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在论坛上举行了签约仪式,阎岩与吴庆球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本次论坛上,首批时尚产业数字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来自江苏联发、山东联润、鲁丰织染、绍兴振永、江苏恒田、青甲智能、不工软件、浙江金晟等八家企业代表出席启动仪式,孙瑞哲、阎岩、李斌红为企业进行了授牌。
未来,联合实验室将针对纺织服装企业实际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应用研究,完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合作研发体系,发挥共建各方行业资源与技术优势,构建数字技术成果转化路径,推动数字技术在行业的创新实践。
科技创新驱动品牌价值增长
在《欧洲数字时尚消费趋势》的分享中,意大利数字商业联合会首席执行官Giulio Finzi结合详实数据与丰富案例,介绍了欧洲电子商务情况,指出品牌利用传统电商平台、新兴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平台、大型社交平台、时尚博主等不同渠道,实现了有效的在线销售。对于未来时尚消费的趋势变化,他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时尚在线销售额将以每年11%的速度持续增长,其中欧洲的电商模式将更加多元,消费者购物过程更为清晰,品牌要尤其重视跨境电商的全渠道拓展。
淘天集团犀牛智造CTO杨晓刚以《犀牛智造服装行业数字化解决之道》为题,结合企业实践进行了分享。作为全球服装行业第一家灯塔工厂,犀牛智造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化柔性制造基础设施。他表示,新趋势下时尚产业将向品牌升级与生产要素升级、产业链解耦、极致的敏捷响应三个方向发展。面对协同、非标、效率、供需平衡、精准预测五大共性痛点,时尚产业需要打造供给侧新空间,以数据驱动需求挖掘和响应,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产业进入智能化时代。
数实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
“鲁丰织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按需定制,并保持高度的产品质量稳定性。”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研发设计部经理齐元章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设计开发和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设计能力与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高科技赋能产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亮点频现。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培介绍,联润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开展了包括数字化分析、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多维度的合作,从价值链创新角度对数字化转型进行加持,赋能企业产品研发,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他认为未来终将进入产业链上下游数字链打通的“数字化协同”时代。
赛趋科软件(上海)有限公司资深客户顾问林素贞介绍了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九年来帮助服装客户加速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具体案例。赛趋科通过提供PLM、Planning、Pricing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其优化产品规划、定价、设计、开发、采购和生产流程,以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了运营效能。
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关键技术不断融入产业,企业内部、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卡点痛点都有了突破的可能。本次论坛不仅探寻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更在材料创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数字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挖掘,为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